bsp;
耕牛还好说,可是种粮四分之一的利息,让李晔觉得自己心都黑了,可是当流民听说之后,却把李晔当做救苦救难的神仙了。
李晔结合后世的知识,制定出这次改革的细则,第一,免除丁税,以后只征收每年一次十税一的税赋,可交粮,也可以交钱,钱数每年都会跟据当地市场行情来定。
第二,年满十五岁者分田二十亩,需自立门户。第三,除年不满十五岁的孩童,每户不得超过五人。本来李晔不想将年龄定到十五岁,但是没办法,在这个人均寿命不到三十的时代,十五岁已经是壮丁了。
第四,土地可以分发后,为户主终身所有,国家征用需调换相等数量和品质的土地。第五,土地可以租种、转让,但不得超过十年,并且不允许买卖。第六,大家要讲究卫生,不得有随地便溺之人,要保持整洁,已经发现没收田产,赶出玉山。
最后一条是李晔自己加上去的,他知道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普通的感冒都能要人命,各种寄生虫更是防不胜防,所以他特意强调卫生问题。开始李晔以为这一条很难顺利实施,但是当他看到八九岁的姐姐带着五六岁的弟弟在初春的河水里洗漱的时候,李晔哭了,他觉得自己完全低估了人性的光辉。
这些流民代表忍着激动的心情,认真听着李晔的解说,生怕漏掉一个字。然后李晔还把自己写的细则,让人抄写后,每人一份,让他们带回去读给大家庭。
李晔告诉他们,明天有人会带着他们去玉山分田地,到了玉山,第一件事是造房子,先造流民自己住的房子,然后就是给李晔修行宫,修行宫的工钱,以粮食的形式分发,不分男女老幼,每人一份。
其实,这是李晔变相的救灾,如果直接分发,难免不会有人好吃懒做,但是这样,既能给自己修建一个落脚之处,也能调动起流民的积极性。
李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