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对夏槐来说,最有利的做法,仍然是在本系找一位愿意做她导师的教授。
park教授就是一位有着系所教授头衔的兼任教授,且他的年资符合系上收博士生的标准。最关键的是,他人远在芝加哥的医院,和aden之间并无利益挂钩。然而当夏槐满怀希望地来,却发现事情并不如她所愿。
现在david教授递出的橄榄枝其实也很诱人,假设他愿意收她做学生,一方面他只要能和park达成合作,那么她在学校就有了名义上的导师,不用退学;另一个方面是,假设park教授仍然不愿意合作,那么她可以尝试申请david即将跳槽的学校。芝加哥附近的名校就这么几所,说不定她还有机会跟chris成为校友。
夏槐跟chris说了自己的想法后,chris建议她直接跟david教授面谈。
“可是他现在好像也不在西雅图,他发来的邮件定位是在纽约……难道我要再飞纽约一趟吗?”
“相信我,这种事,面谈一定比线上meeting效果来得好很多,不然为什么之前你跟park教授线上meeting得很好,面谈就告吹呢?我觉得不见得是因为面谈的时候你的表现不佳,而是他从一开始就打算拒绝你,所以才把你叫来芝加哥。”
夏槐没听懂chris的因果逻辑,“什么叫他一开始就打算拒绝我,才把我叫来芝加哥?”
“从我的角度旁观,我感觉park的目的是想把你介绍给david,但又无法强迫你或者直接建议你,他先跟你见过面,确定你的资质再决定是否要推荐给david。从david给你的回信看来,他是一位谦和友善的教授,听上去他和park也是有合作意向的老朋友了,而且他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他明年会搬来芝加哥。你想,他们那样谨慎的学者,如果没有数据、没有和医院合作的准信,怎么可能会贸然搬走整个团队?所以我认为,如果david愿意收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