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我们家有塑料袋吗?”骆筠修抱着一根焦米棍跑进来问。
李谣摇头。
骆筠修高高举起焦米棍:“妈,你咬一大口。”
李谣真的咬了一大口。
“好吃吗?”骆筠修眯眯眼望着李谣。
“脆,甜,香,好吃。”李谣仔细品尝味道,认真点评。
“那妈妈,你炒米,我过去看哥哥有没有借到塑料袋。”骆筠修哒哒哒跑出去,又哒哒哒跑回来,“妈,莹子想吃玉米味的焦米棍。”
李谣:“!!!”
她噗嗤笑出声。
大喇叭里再次响起余朴的声音:“刚刚有一位村民问余国华姐夫可不可以用粮食抵钱,余国华姐夫说可以用黄豆、花生、玉米、稻谷、小麦抵钱……”
李谣脸上的笑容消失的无影无踪。
83年,有一对年轻小夫妻开拖拉机到骆家村炸焦米棍,也说可以用粮食抵钱。那天,村里热闹极了,她家孩子终于露出笑容,她心里高兴,挖了两茶缸玉米,一茶缸玉米炸焦米棍,一茶缸玉米抵钱。她两个儿子各端一个茶缸,她牵着女儿,在路上碰到骆谦嫂子,骆谦嫂子看到茶缸里的玉米,登时拉长脸,一脸凶煞抢夺茶缸,她儿子嘴唇抿地紧紧的,死也不撒手,骆谦嫂子一气之下给她儿子一巴掌,把玉米倒进沟里,还振振有辞说‘欠那么多外债,你们吃不起焦米棍,只能吃屎,咋抢的玉米炸焦米棍,一定是我那偏心眼的婆婆给的’……孩子们没有吃到焦米棍,不久,骆谦回来接他们到市里讨生活。
她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