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代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就曾说过,“地理环境因素不仅是历史的背景舞台,也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人在历史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其能量的极限,因此往往无法超越自然环境的制约。”
这句话用来回答她眼下这道题再合适不过了。
“战国名将司马错曾说,‘得蜀则得楚,楚王则天下并矣'。而《史记.张仪列传》里也曾有过记载,‘蜀既属秦,秦则益疆,富厚,轻诸侯'。这两段话如何理解?”
这是一个历史题,但林若云觉得光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不够的,更需要从地理角度去解释。
秦在陕地,南下是蜀地,蜀地因有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存在,使其成为天府之国,是重要的人口、粮食、税收来源地,秦国收服这样的地就等于给自己备了一个小粮仓。
其次,蜀地内有多条水道可以转运物资,并且由它东进则是江汉平原,又是一大富庶之地,再沿长江顺势而下,则是有着鱼米之乡的江南。
所以,秦得蜀,可得楚,富秦而轻诸侯,最后王天下。
这也是为何刘邦能从南边起兵一统天下的原因,但同样是南边起兵的刘备就没能一统天下,因为三国时的蜀地咽喉汉中划到了陕省,刘备的地理优势不如刘邦。所以说,地理对历史影响重大。
但同样历史对地理也有重大影响。
百余年前,沪市也只是松江府辖下的一个小县城,但随着晚清衰败,鸦片战争爆发后,沪市成为通商口岸,将内河与海上航运联系在一起,逐渐取代羊城,成为去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沪市经济繁荣后,自然能够吸收各地人才,而这些人才也反哺这座城市,使其越发壮大越发繁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