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想想未来。
夏至和江爷爷成了忘年交,他在江家住下了,废寝忘食和江爷爷谈论书画。江爷爷收藏的古籍也丰富,花上几年时间都看不完,最让夏至惊喜的是,江爷爷藏有一部明抄本的《高氏裁衣录》。
《高氏裁衣录》最早的作者是一位姓高的裁缝,他生卒年月不详,从内容来看,他生于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到了宋太宗中期还很活跃。
年轻时生逢战乱,高裁缝敦敦告诫子孙:“再苦再难的年代,人也得吃饭穿衣,这行不愁没饭吃。”
高裁缝为后周和北宋的达官贵人做过礼服和常服,他很勤学,记录了他去权贵府邸的所见所闻,图文并茂,细节翔实。这部书籍在他家族代代相传,每一代都会添入自己所处时代的流行制式,让家中年轻人重新誊写,以便往下传承。
明高宗年间,高裁缝的后人中了举,入朝为官,此人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早早嫁了人,祖传手艺到这一辈失传了。
这位后人当到了三品官,辞官归故里已是老者,请人誊写父辈传下来的《高氏裁衣录》,并亲笔撰写了题记。几十年前,江爷爷在拍卖场以底价拍到它。
几百年光阴,书籍破损不堪,只有百余页勉强能看,但它对北宋初期的服式记载得详细,既有男女公服、常服和儒生服等,连女子的荷包、粉扑和例假带都做了描绘。
“用之于民”主题拍卖会前后,常伟亮又找夏至请教过几回,得知夏至时常去日本淘书,他说:“别人说唐宋在日本,我是不服的。”
常伟亮担任美术总监的那部历史剧,主线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生,这部残书对他将会大有裨益。夏至询问能不能影印一份,江爷爷问其缘由,同意他拿给常伟亮参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