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次日,砚松就让下人准备了珍馐佳肴,拉着梅姓农人的手,说他和妻子遇祸,幸得大哥收容,他愿和大哥结为异性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一辈子本分老实的农人脑子哪里转得过砚松,立马感恩戴德地答应了。
当晚酒酣正浓时,砚松哭诉着陈氏家族争斗,埋怨妻子肚子不争气,生了个丫头,丫头能有什么用?又不能继承家业,他肯定会被大房压死,言语间,恳求农人帮他个大忙,将梅家小儿子借他,暂时充作他生的儿子,等他将大房斗垮后,会正式将梅家小儿收为义子,并将女儿许配给他。
她觉得实在太可笑滑稽了,根本不愿砚松做这种事。
可砚松却让嬷嬷、婆子们看好她,不许她掺和进来,命她好好坐月子、奶女儿。
梅家农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富贵,再加上妻子白氏在旁撺掇,左右逢着灾年时,过不下去还要卖孩子度日,如今天将这样泼天的机遇,怎能不珍惜?
三五下糊弄,农人答应将刚出生的小儿子暂时借给砚松。
砚松前脚抱着儿子回洛阳争宠,后脚就将她和女儿送去曹县,并且暗中派管家等人灭门梅氏。
她知道砚松什么意思,是想将那儿子占为己有,因为之前砚松已经遭过大房的暗算,伤了身子,能行房,但却生育不了了。
所以说,人不能缺了德行。
梅家农人的长子——那个年仅十二岁的梅大郎虽然年幼,但是个极机敏狠辣的,很快反应过来事有不对,将陈府的管家、嬷嬷杀了个干净,举起菜刀对准她们母女时候,动了恻隐之心,将她囚禁在地窖,抱走了她的女儿,自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