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不断,海贸一波三折,此番两国既已谈和,可以坐下来好好商谈,毕竟海贸利巨,对两国都有好处。
可赵珩不同意,理由也简单,南元人素来诡诈,议和也未必真心与晋同盟——他不觉得这是帮好东西。天下未定,不必在此时着急重启船舶司。以他看来,海贸是假,某些人着急以中谋私才是真。
太子叫他当庭顶了回去,也不示弱,暗讽他将心腹将领多数留在南元,是为拥兵自重。南元既以议和,自然安定为先,建两国邦交,以寻合作,大军压境难免叫百姓不安。
赵珩素来主战,太子却事事以和为先。
陆在望对这两人的了解都有限,不过以天下局势来看,太子的主和可能仅仅是因为赵珩主战,他总得和赵珩对着来么,不然显不出他的才干来,他又不会打仗。
她既不主战也不主和。她觉着如今鼎立的局势还凑合。像南元故意犯境,自然得还手。可若都安安分分的,晋元梁也不必非得分个高低出来,届时天下陷入战乱,自然又得害苦了百姓。
赵珩和赵戚各有各的道理,只是这两人不对付,攘外之余还得对内,都有一点失了偏颇。
她想,这准是南元北梁最想看到的局面。
赵珩这几日行踪不定,王府只有赵玉川和赵延姐弟两个。她已去过成王府,赵珩不会不知,他若有空自会召她过去,可接连几日都没有消息。
陆在望又犹豫起来,她是不是最好适时的,得多去几次表表忠心?
赵珩毕竟拿捏着她的把柄,她多多主动,以便少叫他挑出些差错来。纵使他没空见她,她干晾着也显得诚心谦卑。
且说不准还能探探,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