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吗?赵方清河东郡籍人,要报复去河东郡赈灾的官员?”
冯静仪道:“河东大旱实际上是从天启十年开始的,天启十年,李老将军班师回朝,我父亲被引荐给皇上,皇上便让他去河东郡做官。”
我品了品,瞬间就明白了些什么:“隐瞒灾情?”
冯静仪点点头,道:“我父亲在河东郡待了大约一年,便被调到京城,进户部任职,河东郡的大旱以遥水县最为严重,农民颗粒无收,无法缴税,他便将各郡县赈灾仓里的粮食充当税款,在他走后,下一任河东郡郡守不知为何,也延续了他的法子,于是河东郡未经救济,灾情愈发惨重,穷人几乎全部饿死,略有钱的家族熬了一阵,有的死光,有的便让家族中活下来的人上京面圣,赵方清和那个呈御状的平民都是如此,赵方清当时还是个小孩子,抱着他父母的血书倒在街上,被我父亲捡了回去。”
我曾听祖父说过,冯安是一个志向极高,或者说野心勃勃的人,当年李老将军远征,他一介白衣书生,能撇下妻儿,冒险随军,精准狠快地抱上李家大腿,河东郡重灾,民心动荡,他却敢铤而走险,前往救灾,并且救灾成功,足见此人心性。
河东郡为官是他入仕的第一步,这样欺上瞒下,粉饰太平,爆发后主动善后立功,滴水不漏,难怪我祖父说,冯安是天生的权臣,合该为官入仕,位极人臣,却不许我们向他学。
我道:“赵方清一个小孩子,怎么从河东郡到京城的?”
冯静仪道:“据他说,他有一位家仆护送,他原本也算是家境殷实,且是家中独子,但他家里人全死了,他父母靠着家中的存粮,盼着朝廷的救济,勉强熬了两年,便熬不住了,他父亲和母亲喝了一锅毒粥,然后将家中仅剩的一小袋米交给唯一活着的家仆,让家仆带着赵方清逃离河东郡,一路乞讨进京,后来家仆在京城因为偷馒头被抓,当时正是冬天,赵方清晕倒在街上,我父亲便将他带回家,一开始赵方清还成天念着要面圣,我父亲每每都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