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赵捷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心中的感激,他闭上眼,泪水又一次落了下来。
后来赵捷想,在这一年里,他流的眼泪比过去二十八年加起来都多。
二人谁也没想到,宋同这一留就留到了2009年。
那已经是将近二十年后了。彼时年近半百的赵捷已经头发花白,宋同也不复年轻。
在他们又一次难得有了空闲约着吃饭的时候,赵捷举起酒杯:“师兄,我知道你看重家庭更甚于工作,一直想回戏曲学院教书带学生。是我不好,我不够争气,让你直到现在才得偿所愿。”
宋同和他碰杯,笑得爽朗:“我不能让你孤木难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宋晖那小子去年到外地读研究生了,说不定等过几年他娶了媳妇成了家,我还能帮他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到时候我可要给小晖包个大红包。”赵捷笑着点头:“那孩子读的什么专业来着?”
“本科在s大读的数学,研究生读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宋同应道:“我不懂这个,从他高中文理分科开始就是他姥姥和姥爷替他做选择,二老说这类专业现在好找工作。”
赵捷笑得愈发开怀:“我前阵子还听别人说什么‘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老人家们替外孙打算,错不了。”
1991年春,赵捷告别了宋同,匆匆往家中赶。未等上楼,忽然发现不远处太阳底下的空地上坐着两个他无比熟悉的人。
正是杜誉和老齐。
“你怎么也来了?”老齐笑眯眯地望着对方:“自从你回来,少见你主动出门。”
“今天天气好,来陪你晒太阳。”杜誉放下凳子,坐到他身边。
“小赵呢?他没和你一起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