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誉从书本资料间抬起头,递给他一杯清甜温热、正当时令的桂花茶。
赵捷接过来喝下去,浑身暖和又舒服。他起身走到杜誉身后,发现杜誉正在看的是周荣璋的手稿。
“千金话白四两唱。”杜誉似是在对他说,又像在自言自语:“你得知道,咱们戏曲始终是面向观众的。无论怎么变化、怎么革新,最重要的事情永远都是让观众听得舒服,必须好听、和谐、悦耳才好。”
“师祖是个什么样的人?”赵捷双手搭在杜誉的肩头,低声问:“对你来说,他一定是个非常好的长辈。”
“对。”杜誉伸手覆上他的手背:
“他虽在北方的遥城土生土长,可许是在上海待久了,浸润了江南温润的气质,也可能是因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年龄已经不小,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温和有礼、周全体面、极有修养,哪怕是面对侮辱他、污蔑他的人,他私下里生气,怒色却极少表露在脸上。有一次他忍无可忍训斥了后辈,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后来再见了面,他特意问人家:‘我是不是上次话说重了?’”
他转头望向赵捷:“中秋是该阖家团圆的日子,你要回家吗?”
赵捷无奈道:“我倒是想回,我爸妈能让我进门么?”
杜誉知道,现如今心里不好受的不止是赵毅和李淑茵两口子,也有赵捷:“即便不回,打一通电话也好。”
“好吧。”赵捷想了想:“我这就去打。”
出乎他意料的是,李淑茵不但接了电话,态度也没有他想象中那般恶劣:“你和小杜的问候我和你爸心领了,但我奉劝你最好别回来。你自己好好过节就行,多吃几块月饼,贴一贴秋膘。”
没有迎来责骂,也没有被挂断电话,赵捷又惊又喜,抬头却发现杜誉坐在沙发上笑眯眯地看着他。
望着这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