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身量清瘦,身形修长,抿着他薄薄的嘴唇,目光炯炯,眉毛弯弯。
赵捷只看了一眼,立刻认出了照片上的人。
“这是杜誉吧?”李淑茵询问。
“不是他还能是谁?”赵毅把相片拿起,仔细看了一会儿:“这儿还有日期呢,1965年4月15,他当时才虚岁十二。”
“妈,你们怎么会有他以前的照片?”赵捷很是惊讶。
“你师父当初生气不想要了,又没舍得扔,就都给了我和你爸,让我们帮他存着。”李淑茵解释道。
赵捷把茶几上的其他照片拿过来:全都是杜誉扮上之后的剧照。
“这张是77年他和你爸演完《飞虎山》在后台拍的。”李淑茵眯起眼,似是回忆起了多年前的光阴:
“这张是78年他和我演完《凤还巢》谢幕的时候,是他在省京剧团演的最后一出戏。那时候他演出的机会极少,一年也就一两场,但是戏迷都很买账。我还记着呢,他和你爸合作的那场结束之后,有个上来送花的观众说:‘对唱就是要这样水平相当才好听’。”
赵捷仔细看去,发现杜誉的扮相和他想象中一样,潇洒风流,清新俊逸,宛如招贴画上的小郎君。
第5章
他的脑海中响起了他早已深深记住的唱腔和唱段,一瞬间静止的照片恍若鲜活了起来。
“明儿别睡懒觉,咱们一起床就去找他。”赵毅拍了拍自家儿子的脊背:“不用担心,爸妈陪你一起去,他不敢怎么着你。”
第二天一大早赵捷一家三口就去了杜誉的住处。杜誉一如既往地站在摊位里面卖早点,忙得连抬头看人的时间都没有。
赵捷并没有上前打扰他,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