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你家乡祠堂有这么几句诗,你就拿这个截搭了出题?
旁人不知道这个,这截搭出来的两句本也不算是顶出名的名句,一下子想两个出处,还得糅合在一处写,这不是要人命了?
当然如果出这题的人是当代著名的大家文豪之流,家乡的轶事趣闻广为流传的,出这题到也算是相得益彰,可一个礼部郎中充调的学政这般……还真把自己当盘菜!
山长和幕友兀自腹诽,虽仍未表现在脸上,刘学政自己看了几份卷子,也咂摸出来了一些来——自己出题好像确实出的偏了一些。
他是第一次出京充调学政,青州府的正试也是他主持的第一场院试。
若这一场就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人数凑不够复试,怕是真要不好收场。
他便描补道:“如此的话,那诸位评卷便把诗题拆成两句看,破了前头半句和破了后头半句的,都算对上了题。当然若能把前后两句都破出来的,就更在优等之列。”
这无形中其实是放宽了纳入的范围,毕竟两句诗嘛,就算再难,破出一句总还是行的吧?
毕竟只是院试的正试,松一些倒也无妨。
众人也就不说什么,各自阅卷给出自己的评分。
没再被人团团围住追问了,刘学政自己也松了口气,他也开始阅卷,越往下看他就越觉得自己得亏是放宽了要求,让他人把破半道题的也按着正确算,不然这复试怕是还真要凑不够人!
当然也有十来份卷子,能把两句诗的出处都想出来的,这些人扣题更紧,毫无疑问地就可以排进前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