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张绍的卷子也很奇怪,他的朱卷编号是“乙拾贰”,墨卷却是“己拾贰”,“乙”与“己”,一笔书,确实容易出错,依照科考规矩,编号不对者,弃用。
也就是说,誊录官在誊录时,把二人的朱卷编号对调了,而校对官只校对了编号,不曾校对内容,以至于把张公子的成绩纪录到了孔豫身上,这么一来,原本属于张绍的贡士名额,就这么被孔豫给顶替了。
论理,定榜时,主考官与监察官该核对一遍朱卷和墨卷,可偏偏谁也没发现问题,且在填榜上按下印鉴。
所有科考官员都涉嫌包庇孔豫。
次日清晨,证据递到奉天殿,朝臣炸开了锅。
翰林院与礼部几位老臣,年纪均过半百,一辈子兢兢业业,高风亮节,谁也不承认徇私舞弊,有人拂袖撞柱,以死明志,有人痛哭流涕,当场晕倒。
皇帝被众官闹得脑仁疼。
最冤的莫过于兵部侍郎孔侑贞,
“我早知道家中兔崽子几斤几两,从不曾打算他能科举出仕,去岁除夕宴还曾跟陛下讨恩典,能否给他补个荫阙,眼下怎么可能冒合族被砍的风险,收买考官给他徇私呢。”
“怎么不可能?”五殿下一党的一位官员,气势凌凌指责,
“孔大人,您与主考官胡劲风大人乃连襟,胡大人身为主考官,串通其他官员给你儿子徇私舞弊不是情理之中么?再说了,谁不知道去年你们兵部年终考核的名录被吏部侍郎张翼和给否决,你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这一次正好霸占了他儿子的名额,岂不狠狠出一口气?”
孔侑贞听了这话,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