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的银子占大头,但这慢慢来,花出去的钱总能挣回来。
田里麦子都尽数侍弄完了,除了种麦子,还另留了十亩地,元绣计划着种苞谷跟花生,苞谷出息多,年成好的时候能有六百来斤,而麦子年成最好也不过三百来斤,还要精心伺候,至于花生,若是没虫害,一亩地也能出产五百斤上下。
至于花生,京里叫长生果,足以看出对此物的重视。一来性温养胃,二来味道也好,还能下酒,也能榨油,寻常种个几亩地,榨的油能让普通人家吃上一年。
五亩种苞谷,五亩种花生,。
要说选种元绣确实不大在行,赵大胜只种过麦,也不会看这些,因此元绣便喊了宋庄头一并去,奈何宋庄头摆手。
“东家喊我去,不如喊银花婆婆,她老人家最会看这些。”
元绣心下奇怪,银花婆婆不是他们前东家府上的奶妈妈么?哪里会知晓这些农家事。虽说元绣每月也都给她些银钱过活,却不常见到她。
“咱们庄上今年的麦种便是银花婆婆看的,她老人家神着哩,不光会看种子,还会看天象,年年若是天不好,银花婆婆便会先提醒儿,说来咱们庄子这么多年,倒不曾因天不好收上来的粮。”
元绣点头,她没想到这婆婆竟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
庄子挺大,不少屋子都空着,管事媳妇儿时不时打扫一遍,因此每间屋子看着都是干净的。
一直走到后院最里间,也是最窄的一个屋子,宋庄头才敲门:“银花婆婆,东家有事儿找。”
银花婆婆头发早就白了,不过腰板笔直,精神矍铄,说话也中气十足,若不是开始便说过银花婆婆快七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