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肉疼舍不得“邮费”,他决定去县城的钱庄问一问,结果钱庄的老板比他还茫然。
“银票?那是什么东西?”
林屿不得不耐心解释,银票就是他们钱庄出具的一种存钱的凭证,上面有画押签字,标注了金额大小,可以到异地的同字号钱庄兑换同等金额的银子,省掉了取用的麻烦。
林屿还记得最早的银票是要收取兑现费用的,但肯定比驿站的收费便宜!驿站差不多要收三分之一!
“没有没有,这都什么玩意儿!一大早的你来消遣我吗!还银票!”钱庄老板大声嘲笑着林屿异想天开,把人晾到旁边不管。
林屿无奈的走了,他一连问了两家钱庄,都没有得到答案。
因为生活在县城的人,生活里压根用不上大额银票,铜钱占地方就兑换成银子好了!实在不行金子也行,小小的金锭总不占地方了吗?他们不需要银票。
林屿拍了拍脑袋,他是被电视剧糊弄了!好像要到了北宋年间,因为商业交流急剧发展,大额金钱携带不便,才出现了最早的银票--交子,再到后来逐渐完善改进。
电视剧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富贵公子哥出门玩耍,一抬头就是成百上千的银子花出去,正宗挥金如土,想必后面得跟上七八个小厮,一直扛着银钱箱子,这才足够用...
林屿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甩开刚才的焦躁,最后还是决定通过驿站给周氏寄十两银子过去。倒不是他扣,而是担心金额过大,引起别人的觊觎。
在大家都穷的地方,就是多一两银子都能引的人眼睛发红。
他还写了信,把这半年多的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连他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