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再省钱。
不过这个没法,他们收购的太晚,甚至还要趁着现在能多收就多收,年后春耕青黄不接,豆子更要涨价。
心里有了奔头,青山和青河也不嫌累,挨家挨户的转悠,这家十斤,那家二十斤,林林总总的又收到了一千斤,放在库房里准备开干。
豆干生意慢慢开展着,林屿这边也没放过赚钱的机会。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早早的采购齐全,但腊月二十五还有个晚集,让人买上最后一波,林屿就把本月的发饰售卖时间挪到二十五,准备趁机再挣一回钱。
他跟胡婆婆的组合,已经逐渐卖出了名气,县里赶集的人都晓得,有个婆孙组合卖发饰不仅好看,样式还新奇,明明就是普通布料做的,就是要比别家好看一大截。
发饰卖了几个月,眼红他们生意的不少,有人悄悄买了回去拆解模仿,也想赚钱,他们能模仿外观,却不知道林屿在其中花了多少小巧心思,来保证自家东西最好看。
不管是配色还是细节,或者熨烫浆洗,都是林屿一手订好的制度,只有完全按照流程做出来的发饰,才有这样的美丽。那些模仿的,连高仿都算不上,只能沦为低端货品,既不好看还要价高,完全没有市场。
这天没到下午,货品卖掉十之八九,胡婆婆美滋滋收起钱匣子,问林屿要不要去买点年货。
林屿早就置办妥当,而且东市上卖的东西,他翻来覆去看过许多遍,一点新意都没有。
“这样,咱们去买几个炊饼吃,听说这家的炊饼特别酥脆还夹了肉馅,好吃的很。”胡婆婆兴致勃勃的,一心要去吃饼,她一年忙活到头,吃点好的不过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