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一眼,“这些天想必你也看得出来,高旭光虽然研发受阻,倒也没闲着,今天他做完了一份经过数据修饰的汇报讲稿,连同样机也一并处理完毕,并且跟我保证,他有把握不会让评审专家当场看出修饰痕迹。”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项应对策略。”虞松石缓缓道,“那就是跟去年郭兆勋相同的那一番运作,如果现在想复制,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他的话既是勉励,也为许诺。
窗外夜色冷寥,有隐约北风呼啸的声响。过了许久,叶丞才终于开口。“虞总。”
“从我幼时到现在,除去原生家庭的教导以外,有三个人对我影响至深。”
“第一位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施密特教授。他在我十几岁时宽容我的桀骜不驯,并且因势利导,帮助我认清此后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我还不够成熟的年纪,他曾经给过很多长者睿智的建议,对此,我很感激。”
“第二位,”叶丞脊背端然,说道,“是虞总您。”
“这些年毕方的研发环境相对宽松,比起业内其他企业的研发人员动辄会受到产品与市场导向钳制的弱势境地,毕方研发人员的工作环境更加优渥,这同您一直以来倡导的研发创新为立命之本的理念一脉相连。另外,在二十二年前毕方的一次年终总结会上,时任研发总工的您曾经分享过一句工作信条,立于刀锋上,笃行始终志。这句话在之后没再频繁被向外界提起,但从毕方此后二十多年间的发展轨迹看,应当一直都为您所践行。”
“一家企业要想博得短期红利不难,难的是不为之一叶障目,清醒如旧。这些年您能够保持开明态度跟远见洞察力,在毕方逐渐成长为业内代表性企业的今天,依然不断推动集团内部变革,已然十分不易。而更难得的,我认为却不止这些,而是这二十年执掌毕方期间,您关于笃行始终志的信条一直没变,对于诸多潜在利益诱惑,足以做到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