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直到一日深夜时候,钟酉酉在一次师门例会结束后,难得主动向叶丞打电话。她的话语仍旧不多,又细细缕缕,像是夜里生出的花香气,稍有分神便要错过。叶丞在电话里察觉出她的反常情绪,问到褚行昌在例会上的表现,钟酉酉沉默片刻,终于低低开口:“教学严苛。”
“哪个方面教学严苛?”
钟酉酉便又不再说话。
叶丞没有再追问。只轻声道:“无论如何,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棘手事情,要记得打电话。”
其实以叶丞那段时间对于信息的着意搜罗,无需钟酉酉说得更多,也已经深知褚行昌的师门门风,远非是电话中所说的“教学严苛”那样简单。
与在面向本科生授课时谈笑风生的教学风格截然相反,褚行昌对于自身手下博士生的培养俨然是另外一幅态度。原本辅江大学对于博士生毕业自有其明文规定的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要求,然而到了褚行昌这里,不仅要求师门内所有博士生发表的核心论文数量比学校规定的数量多一篇,质量更需得是发表在少数几本顶尖核心学术期刊上才算过关。
再加上还要为褚行昌的其他科研项目做事,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无疑捉襟见肘,因此,褚行昌手下的博士生往往要延迟两到三年才得以毕业,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常事。
而如果说褚行昌的这一毕业要求尚且能用“辅江大学的博士生理应树立精益求精的科研标准”来作解释,那么多年来手下每一位博士生核心论文的第一作者甚至第二作者都不是学生本人的事实,总可以隐约窥见褚行昌的某些私心。
——多年来行政地位平步青云,手握数项商学术与商业科研项目,名利双收的同时,褚行昌还能保持每年都有数篇署名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发表于国际顶尖核心期刊,能达此成就,与其手下历届数十名博士生一直以来苦尽心血地谋求毕业,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