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下笔,拉开旁边的笔匣抽屉往里瞧了瞧, 却看到了一层三支彩漆灵仙纹管黄杨木斗紫毫提笔,她拿起了看了看笔的落款, 乃是前朝制笔名家黄真所制。
长孙愉愉又好奇地拉开其他几个小抽屉, 都是一排排的檀香木、紫檀木、鸡翅木等雕刻的管笔, 看笔豪软硬, 中长短皆齐全了, 长孙愉愉仔细瞧了瞧, 除了陆行自制的外, 其余全是各朝名家所制。
长孙愉愉冲着那一匣子上佳的笔撇撇嘴,挪眼看向那砚台,这东西倒是不那么起眼,就一块天然的端石砚,比当初长孙愉愉送给陆行想用来换《园山集》的端石六十三柱海水纹砚就相形见绌许多了。
陆行这砚台几乎没有任何雕琢,用的就是天然的洞形,打磨得光滑可用而已。长孙愉愉拿起来随意地瞧了瞧,却见在砚台底部镌刻着“求是堂”印。
求是堂可是大大有名的,乃是史上鼎鼎大名的大儒董林的堂号,如今学子们进考场考的经传解注就是他写的。想起那位大儒的低调朴素作风,长孙愉愉感觉眼前这砚台真有可能就是董林用过的。
若是如此,那这砚台就珍贵了,可说是带有文圣之气,难怪陆行能考状元呢。
笔、砚都有了,长孙愉愉自然要找墨锭,研磨好了才能写字。她在身侧的竹架上翻出个盒子里,里头有一块用得只剩一半的墨锭,她拿出来正想研磨,但晃眼一看,却停住了手。
用剩下的半截墨是画卷式样的,这样的墨锭不多见,所以长孙愉愉放到眼前一看,剩下半截墨锭上雕满了水波纹,卷中本来该是一个雕填蓝束带的,但现在磨得只剩下一部分了。但背面有款式,写着“浣香斋”三个字。
长孙愉愉惊讶得不能不诅咒陆行,这败家子居然把王俊卿的琴书友墨拿来用。他真拿来用!长孙愉愉虽然收藏过不少名墨,当初送陆行的墨锭也是很知名的,但这些墨大家收起来也只是为了藏着而已,谁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