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自然是无不肯的。
皇帝同长孙和好,太后总算也能安心些了, 到底也是她的亲孙儿, 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下午, 乾隆本在养心殿批改奏章,听到李玉过来回话说是年前那盒子琼海进宫的珍珠制的钿子做好了,便让呈上来看了看,果然极尽精美,最重要的是同苏梨末沉静温柔和顺的性子相得益彰。
“差办的不错,赏内务府上下两个月的月银。”乾隆看完说道,起身摆驾景仁宫。
没叫人通传进去,看到苏梨末正歪在锦榻上练字,下首霜降和冬雪一个裁衣,一个绣花,一室静谧,便走了进去。
听到脚步声,霜降和冬雪起身请安退下准备茶水糕点,苏梨末也忙行了礼。
“皇上来了,怎么不叫人通传?”苏梨末笑着说道,整理案几上的笔墨纸砚。
“写什么呢?”乾隆说着拿起纸张看了,“千字文?”
“前几日景顺说是想学千字文,臣妾手抄一份大字给她,也好认一认。”苏梨末说着把整理好的物件儿递给了冬雪。
“嗯,你的隶书写的是越发好了。”乾隆夸赞了一句,把手中的一张也递给了冬雪让收了下去。
“朕前些日子得了一盒上好的珍珠,让内务府制了顶钿子,你瞧瞧。”乾隆说着击掌,李玉亲手捧着托盘走进殿内。
看到钿子,苏梨末只觉得眼前一亮,赤金用花丝工艺编制,每根金丝比头发丝还要纤细,怕是费了不少功夫,更不要提这颗颗浑圆的珍珠,饶是这两年见惯了各种顶奢头面,此刻看到这样精巧细致的工艺和珍珠珠子做钗环装饰的钿子,也忍不住惊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