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德森听完他们的话后,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就放置不理,这时,信徒往往会先自我怀疑不够虔诚,回家忏悔;如果遇到能够给出一二建议的,他会揣测对方的心理,给出一张符合对方想法的纸条。
比如,曾有一名妇女忐忑地祈求神明给出指引,要不要进城做工?
他在第二天给了“去”的回复。
不是胡乱回应。
那名妇女的家庭当时已经陷入绝境,如果不去城里做工,多半要遭遇更为不幸的事情。可若是去的话,虽有极大的失败风险,却也有一线生机。果然,那名妇女后来成功找到一份帮人倒马桶的工作,还高高兴兴地跑来感谢神明。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多,但隔十天半个月地出现一次后……
哪怕地处偏僻的城郊,神庙也渐渐传出了“灵验”的名声。
然而,这并不是贾德森祭司的目的。
他对这样的名声毫不在乎,对装神弄鬼的事儿也不那么上心。
他一直坚持这么做的原因,并不高尚,却足够单纯——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人来神像前倾诉,以满足自身难以遏制的窥私欲。
这也算是一种爱好。
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还有人喜欢画画。
贾德森祭司喜欢听别人讲自己的私事儿。越私密,越兴奋。
如果万幸碰上什么隐蔽至极、不同凡俗、前所未闻的隐私,他甚至能兴奋到高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