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谁叫他们丰田村,名副其实,水田多,村里没有懒人(这个时候,个别家里的懒人也会被其他人挥着棍子赶着下地),真要赶着干也要好几天才能全部收完呢?嘿嘿。
“呦,娃他二爷,您这是还在吃早饭啊,我这都担了两担回来了,再耽误会儿,日头都上来了。”
“嘿嘿嘿,去去去,老子吃的盐比你小子吃的米还多,还用得你来教?”端着碗筷蹲在院门口的老大爷假装羞怒,实则炫耀了一把。
“你哥两个昨晚回来了,还带了几个关系好的朋友,一晚上就把田里的谷子割了大半,你看,都在院里堆着呢。”
搭话的年轻人停脚,向院门缝看去,果然黄绿黄绿好几大堆,看来是真干了一晚上,难怪他这二伯伯丝毫不急呢。
他冲老大爷比了个大拇指,这儿子没白养,在城里都还惦记着家里呢。
如了老大爷的意,又把两个好哥哥夸赞了一番,然后才担着空箩筐往田里走去,路上遇到在田中弯着腰熟悉的村民,不忘把这事儿拿出来又吹嘘两句。
谁叫他二伯伯二伯娘两个能干的把两儿子都供进了城,最后两个老人却留在了村里。
当时村里风声风起,就说他两个堂哥读了书也白读,心思倒学多了,连父母都不要,还有人稀里糊涂跟着道:别送小孩读书了,送去读书,倒把孩子推走了,到时候身边连个养老的人都没有!
就是他二伯伯二伯娘解释说自己习惯住村里,城里人多房子还小,没有村里安逸,其他人也只是以为两个老人是为了体面,找的借口。
好的是两个堂哥并没有像村民们所想的一去不会,反倒是一有空就带着媳妇孩子大包小包提着东西回来,才打破了不孝的流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