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因为小麦和水稻的她是一起着手的,小麦先出成绩,水稻慢一些,但之前就有方向了,现在不过在顺着这个方向继续延伸。
几年时间,足够了。
所以她在这里一待,就待到了康熙五十九年,得到了让她满意的结果,看看年份,感觉也差不多了,也想儿子女儿了,可以回去了。
她这一说要回去,黛玉:“……”
她十分不舍。
元哥儿就在书院上学,住在她家中,她很喜欢侄子。
现在他这一回去,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见面了。
元哥儿已经十二了,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郎,面如冠玉,文采斐然,陈漓数年悉心教导,不止一次说过若是自己有女儿、侄女,一定要和他结亲的话来,让元哥儿哭笑不得。
他是擅长读书没错,但从祖父、父亲论,谁又不擅长?
他并没有姑姑、姑父说的那么好。
在这点上,元哥儿觉得要多亏了祖母的“打击教育”,让他知道了外面的天地有多广,自己又有多渺小。
他被夸赞,一个是亲人,一个是家世,听到他耳边,自然好话更多。
云舒瑶这一回京,就先去面圣。
她这几年改良了水稻的种子,这种水稻它的产量提高的跟之前的小麦差不多,也能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增收三成至五成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