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了两茬了,增收三成不是个例,还因为皇庄土地更加肥沃的原因,收成还要更好一些,这表现实在惊人。
弘历虽然才八岁,从三岁启蒙开始,也念了五年的书,知道世情,他就算不是十分了解小麦对百姓的重要程度,也能从阿玛的收入、自己的月银等各方面简单对比一下,无论是谁,在自己的收入增加三成多的情况下,都会十分惊喜,而百姓的粮食,只会比银子更重要。
民以食为天。
百姓只要能吃饱穿暖,这天下就不会乱。
所以在粮食方面的功绩大家都能看的见,只是古往今来,每一个朝代都有人钻研农事,但在这方面做出功绩的又有几人?
第136章 封侯
这功劳连一个孩子都能看得清楚,康熙当然看得更加分明,这也是他的功绩,日后将会在史书上又留下一笔。
他也在想,要怎么赏她?
如果是男子,加官进爵不在话下,但她是一个女子,还是一个妾,那么他的赏赐就要换一种方式了。
康熙还对云氏抱有期待,这些小麦良种已经到极限了吗?
未必。
现在云氏也还年轻,看她的身体状态,她未来应该不会短寿,而且她还在研究水稻良种,若是也能有所成就……
总而言之,在他有生之年发现这么一个人才是一件幸事。
所以在小规模定点实验三年后,康熙确认了这些良种的作用。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