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少有在朝堂上提起,似乎是想将此事压下的意思。
倒也不难理解摄政王这么做的缘由。
于理,苏晋远盘踞江南道已久,掌其军权,当年三王之乱时,其曾为助新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如若小皇帝轻易问罪于他,或是治他重罪,难免有忘恩负义之嫌,小皇帝登基方满四年,根基未稳,行事更需谨慎,不可擅动。
于情,苏晋远乃是摄政王名义上的“父亲”,百行孝为先,儿子自不会轻易动自己老子。
苏晋远势大,很多朝臣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不愿多管。
摄政王拖着此事迟迟不处理,也没提起何时重修被大水冲垮的新堤。
这可急坏了朝堂之上着急抹平过错的苏党。
他们多次上奏提请谢纾重修堤坝之事,都被谢纾以“国库空虚”为由拒了。
苏党对此颇为不满。
先前谢纾的“窝囊”举动,无疑增长了苏党的气焰。
谢纾不批国库银,竟有苏党嚣张地提出,苏晋远于小皇帝有扶持之恩,请小皇帝出私已银两,填了这个漏,支援江南道。
这话本只是一个苏党酒醉后信口胡诌的,拿不上台面来说。
可也不知怎的,次日这话就被传得街知巷闻。
小皇帝内心很是愤怒,心想立刻就治苏晋远及其党羽的罪。
谢纾却告诉他:“你现下治罪只能小惩大诫,若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