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罪之身,无法科考,能为医者也是好的。
沈若筠想到南边那群文臣,觉得若是读书便是同他们一般弄权夺势,那还不如狄枫这样的学些经济学问,治病救人来的好。读书明理,也可格物致知;但是若是为了科举而读,为了做官而学,那便与她想要开学堂的想法背道而驰。
沈若筠想了想,后面还要北伐,当下也没有太多精力投入此事,不如就不涉经史,只授医术,叫长庚医塾。医塾先只收女子,通过考核的,以后可到长庚医馆工作。
她定了主意,选址上便没选太偏远的地方。此处与山庄不同,若是太偏了,真定府府兵照看不到,反是麻烦。
沈若筠逛完真定府,看上了一处宅子,原是真定府宪司刘德章的外宅。此人多少有些当土皇帝的癖好,将这宅子修得板板正正,左右院落都是对齐的,房屋众多,却无花园等景致。
沈若筠看中此处,可对于办医塾来说,最简单的事就是选址了。她嘱咐添置物品整修等事宜,又将能想到的事逐一记下,理成大纲,细细斟酌补充。
关于医塾教材,陆蕴之前给过她完整体系的脉案手札。她打算不按此体系,先按病理分了大类,每类再分轻重疑难来教。
教材有了,可医塾的老师更难找。
王世勋与她聊医塾事,与她说,他想从军中抽调一批军士,也来学习些医术。
沈若筠本就愁老师,忽想到夔州大军正在休整,王世勋军队里的军医刚好可来授课。既要北伐,就叫学生先学如何救治伤员;军医来此授课,还可以多赚一份钱,算是两全其美。
王世勋也觉得好:“到时候可将伤兵转到真定府来,这样学生一边学还可以照料伤兵,不是更好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