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负责开常科的主考官之一,是郑中书令,闻言禀道:“昨日底下人呈了篇时务策给臣,其字迹俊逸,策论观点独到且清晰,策中内容引经据典。臣又将其帖经和杂文翻了出来,帖经十条皆准确,杂文亦是精炼无比。”
顾祯稍稍有了些兴趣,一手握着边上扶手,挑眉问:“是何人?郑卿若有空闲,将他的时务策呈给朕看看。”
郑中书令道:“那举子姓陆,名羡山,是长安去年的解元。臣去岁在长安时,亦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话音未落,郑中书令便亲眼见得皇帝的面色陡然冷了下来。
他神色微怔,心中猛地一惊,怀揣着几许忐忑之意抬首望去,张了张口,并未多言。
顾祯压着那阵烦乱,淡声道:“朕知道了。”
稍候片刻,见皇帝再无别的吩咐,郑中书令低头退了出去。
汝南大长公主紧随其后入内。
皇帝面色不佳,殿内气氛低到了极致,汝南甫一进来,腿脚便跟着软了软。
她看了眼上首之人,低声唤道:“陛下。”
顾祯这会儿正烦着,又见了她,自然没什么好脸色,遂冷声道:“朕给了姑母这样多时间思过,如今思量得如何了?”
汝南心脏怦怦跳着,低声道:“臣妇教子无方,望陛下恕罪。”犹豫了下,她又道,“臣妇在山南道的盐池……”
“姑母还是先解释解释,这些是什么。”顾祯打断了她的话,扔了几张邸报下去,面色犹带森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