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松了口气,转身离去。
-----
晨起,顾祯照旧召见政事堂诸人,商议长安运粮之事。
柔然战事已然告一段落,如今正值柔然要与大楚议和的阶段。
郑中书令道:“陛下,柔然此番虽主动提出称臣,然臣以为,柔然狼子野心,并非好相与之辈,其野心不可忽视。谁知这番称臣,包藏着什么祸心。”
自太|祖杀柔然可汗立威始,柔然已在大楚威压下苟延残喘了近百年,向来是挨了打就记一段时日的教训,稍稍放松片刻,便又故态复萌,不断地伸手想要试探大楚新任帝王的底线。
没有一任不下重手的。
许是这一任柔然可汗,是个能屈能伸的,竟主动提出议和,且要同大楚称臣,还提出送子入大楚学习□□上国礼仪。
说是学习礼仪,说到底,不过是未质罢了。
令一重臣颔首道:“郑相所言甚是,臣也以为柔然此番绝非好意。那蠕蠕将长子送来学了我大楚的东西,等回去了,可不就能用这些东西来对付大楚。”
一众人纷纷颔首应是,却有人反对道:“柔然既要议和,奉我大楚为主,何必拒绝。也好叫周围那些小国看看,依附大楚的好处。”
顾祯轻点着桌案,淡声道:“要柔然臣服,实则没什么用处。”众人都盯着他,却听他话锋一转,又道,“只是已然打了一段时日,倒是该有个喘息的机会,便暂且休战,准了那柔然称臣。他长子入京也可,只是一来京中,便将他拘在鸿胪寺中,禁止见外人。”
那柔然送质子入京,或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