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秦观月的清平观,静默的让顾珩有些不适。
他起初是以为怀念与秦观月的床笫之欢,但今日与她交锋,却终究软了手。
多日前,他身披月色回观时,秦观月会为他备好吃食与温水,他贪念这种余欢与交付,也贪念这种被需要与被等待。
多年来,他始终是在等待。
那夜,他与秦观月提及家亲,却欲言又止,秦观月懂事的避开了话锋,却避不开自己心底的伤痕。
顾珩本不姓顾,也非起家于京都,他是临江水域的南浙人。
顾珩的本家是当时鼎盛一方的文坛大家李家,他是名流李道生之幼子,李家世代簪缨,家学渊源,待到李道生这辈,却惨遭诛族之灾。
这是一场连坐甚广、诛戮成海的往事,世人讳莫如深,也从未以此再加妄议。
因为,此事仅仅发源于李道生诗词中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囿于当时案子隐秘,又经年隔世,此句亦无所考。
随着燕帝的一道旨意,李府瞬时成为一座空宅血海,而在这场纷乱之中,一个侍女抱着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从后苑狗洞之中爬出。
而这个婴儿,也逐渐长成了现在的顾珩。
顾珩每每想到此事,眼皮总不自持地跳,连胸口也隐隐作痛。
那个侍女将顾珩托付给了一座道观的道士,便再无音信,直到十多年过去,她身患重病时又找回顾珩,将这些尘事再度揭开,不及顾珩照料,便撒手人寰了。
顾珩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