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还告诉苏葵,他们英文组就招一个人就够了,其他让各个组长跟她协商。
“贺科长,那我去了,您干嘛呢?”
“我?”仿佛听不出苏葵在说什么,他一本正经道,“我当然是坐镇大本营,不然这里的事情谁处理?对了,过几天首长还有个会议,我这个翻译还得上岗,所以这里的事情要不也一起交给你了?”
苏葵绝不同意这样丧心病狂的建议,可他说的竟然都是正当理由?!
“小苏啊。”他语重心长,“你是我亲自选进来的,也是我最看好的接班人,你明白吗?”
苏葵明白了,从来都只有她给人灌鸡汤画大饼的,这回是轮到别人给她灌了。
就在苏葵去机场接赵芝兰的时候,京大很快就知道了外交部今年有意招人的消息。
而负责人一看,哦,苏葵。
苏葵?!
正好,这届即将参加实习的大四生就是苏葵曾经的同学。
作者有话说:
1.来源于《中国对一九六二年科伦坡六国会议的因应》
2.那次边境战争我国真的特别厉害,势如破竹那种。网上经常说的那个段子,说我军一位副班长所在的四人小组深入敌后15公里,作战5次,单挑两处印军炮兵阵地,缴获11门火炮两辆汽车,在总结大会上还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就是这次战争里的!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第118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