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受了委屈的周玉芬每次回家和高氏诉苦时,高氏除了让女儿多忍让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嫁都嫁了,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啊。
要说周玉芬的夫婿,还是周青水先前在国子监时的同僚说给他的。
当时给他介绍的男方情况是:傅闫一十八岁, 家中小有家资, 没有兄弟, 上头有两个已出嫁的姐姐,后头还有一个妹妹,父亲在工部下属虞部当书吏,而他自己已有秀才功名,现下正在准备乡试,观其在学识上的深厚,日后考上进士肯定如探囊取物一般。
一听“秀才”两个字,周青水心下就认可了一大半,在他看来,也只有这样的女婿,才能和同为书香门第的自己相搭,那些商户子什么的从来都不在周青水的考虑范围。
高氏对女儿也算说的过去,男方给的四百两聘银她并没有留下一文,反而还往里贴了四十两,加上公中给的六十两,共凑齐五百两当作嫁妆银陪嫁了过去。
本以为这家就一个儿子,平时也没有妯娌纷争什么,小女儿的日子肯定是和和美美舒舒心心的。
哪知事与愿违,三朝回门之时,周玉芬就哭着抱怨,原来那傅闫竟然有两个通房来着。
这样的事对高氏来说等同于惊雷,她气得只掉眼泪,大骂做媒之人不地道,这样的事也不提前说个清楚。
可纵然再气愤那也晚了啊。
老周家从来没有通房小妾什么的,没有实战经验的高氏,除了让闺女多多打压那两个通房,旁的法子哪里想的出来啊。
起先碍于岳家的身份,通房三天两头的哭诉傅闫也只能当作没听见。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