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故吧,徐氏和老定国公夫人每次一碰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这会儿又多了小曾孙的话题,两人聊起来更是嘴都不带渴的。
中饭共摆了三桌,男人的一桌安排在前院,余下的两桌都放在了后院正堂里,热热闹闹的聚会直到申时才散去。
......
年假过后,周青林又开始了每日辛苦赶早朝的日子。
大历朝的官员没有固定的退休年龄,去留的选择权大多在皇帝的手上,也有主动提出乞骸骨和致仕的,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多人都舍不得离开打拼了一辈子的官场。
这不,在赶早朝的队伍中就有好几个年近七旬的官员,看到他们头发花白,牙齿不多的样子,周青林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在他看来,这些人日日的坚持,除了不舍手中的权力,最主要的还是在为族中后辈铺路吧,毕竟在他们看来,只有整个家族兴旺了,家中的荣耀才会一直保持下去。
这也是周青林最近才感悟出来的。
因为自从周耀祖被革职和周青水被免职后,在旁人眼里,周青林就失去了家族的支撑,成了孤掌难鸣的存在,以后肯定也是没有前途可言了,大司农一职怕是周状元的最高光时刻吧。
甚至绝大部分人认为,要不了多久,就该轮到大司农吃挂落了,侄儿和兄弟都犯了错,同为一家人的他,怎可能干干净净的一点错都没沾上。
这也不是大家瞎猜的,毕竟类似的情况在京城就发生过好几起,到后来还不是全都落了马,一个都不剩,这种事也从侧面反映了独木难支的可怕性。
所以,这些时日,周青林除了收到的同情目光外,还多了好几道漠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