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听到红薯的亩产量是稻谷的两、三倍,杨县丞和黄主簿自然喜不自胜。
老天,这可是一千多斤粮食啊,有这样的亩产量,那救济粮有没有还真的无所谓了。
想到每次去布政使衙门领救济粮时挨的那些白眼,杨县丞噌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种!大人,咱们南川县今年就种红薯和玉米!”
“对!咱们就种红薯和玉米!”黄主簿也跟着附和。
接着便是众书吏和衙役们,他们也纷纷点着头,虽然不知道最后收成是否真如知县大人说的这么可观,可有玩具作坊的前例摆在这里,大家十分肯定,只要是知县大人想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见众人势气高涨,周青林决定再添上一把火,毕竟要把红薯和玉米在整个南川县推广开来,接下来的这一年里,肯定不是一般的辛苦,所以为了鼓舞士气,周青林觉得应该提前说一说奖励的事,这样更能把人带动起来,大家有劲能往一处使。
想了想,他便开口说道:
“咱们南川治下共有六镇,十七乡,一百二十五个村,要把红薯和玉米推广开来,各处的衔接和安排必不可少,算上本官,咱们县衙拢共才十六人,是以,接下来辛苦是肯定的,俗话说有劳必有得,本官现在就跟你们表个态,只要今年咱们南川县的种粮计划能够顺利完成,你们将会获得以下奖励,即每人奖励纹银一百两,而后杨县丞和黄主簿各奖励两进大宅子一间,其他人则各奖励一进宅院一间,且这些奖励并不包括年终的奖银和福利!”
最后周青林又补上一句,“所有的奖励都从玩具作坊的收益中出!”
这句话周青林是必须强调的,他一个当领导的要是不把话说明白,届时有人说他挪用公款瞎搞员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