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不过就连太后都没说什么,其他妃嫔自然就说不了什么了。
宫里不说什么不代表宫外也安静,朝堂上就有些震动, 官家这么破格提拔惠嫔难道真的是对太子不满意?
有心人便提起死得不明不白的侯爷,臣子们少不得有许多盘算议论。
莺莺也与萧照私下里议论:“官家如今身子刚好转就又拉扯起惠嫔, 也太……”不管外表如何孱弱官家都是一位高深莫测的帝王,天子之术运用得得心应手, 不愿让太子一方独大。
萧照倒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平衡之术罢了。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做纯臣, 只不过倘若惠嫔肚里孩子是个皇子,也不介意再站战队。
“太子性子暴戾, 做个纨绔子弟足矣, 若是为君倒不是社稷之福。”莺莺点评道。
萧照便笑着捏她鼻尖:“莺莺如今也长进了。”
两人笑闹一番,过几日官家又要如往年一般去洛阳避暑, 萧照少不得要打点随行,只不过太后年纪大了不便挪动,莺莺便也待在了汴京,方便随时进宫探望太后。
已经到了夏天,莺莺便给苏家大娘子、二娘子做好了节礼, 又给含蕊送去些人丹避暑, 正忙忙碌碌忽然接到宣召:说是太后心悸不止, 宣莺莺进宫。
莺莺唬了一跳,太后年纪大了,如今少不得有个风吹草动,若是夏天暑热伤了身子骨倒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她匆匆忙忙就上了马车。
没想到下了车马就觉不对:来接应的却不是宫娥而是个脸生的太监,那太监生得骨架五大三粗唇边还有淡淡的青髭,哪里有半点太监模样?
莺莺心里咯噔一下,再看东华门守门的兵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