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有针厂的采购条子,林萧一点都不怕人家说投机倒把了,再者这时候对农产品管控已经不严,就更没问题。
她说有瑕疵布,问陈奶要不要。
她看得出来陈老太家条件不错,门?口墙壁靠着打气筒,估计得有两辆自行车,客厅家具整齐,墙壁上?挂着大挂钟,还有三面组合白毛女大镜子,一点裂纹都没,沙发上?有绗缝的坐垫,靠背上?还搭着白色的绣花搭巾,桌上?放着一些过期报纸,暖壶不是藤编壳子,都是那种流行的大花红铁皮。
这样的家庭条件,经济肯定宽裕,只要有她用?得上?的指定买。
果然陈老太立刻就说要,还让林萧不管有多少花样都给她挑挑,“我至少买几丈。”
林萧表示记下。
陈老太又问她,“你们?老家乡下有棉花不?要是能弄几斤棉絮,那我也要。”
供销社?棉絮要一块钱一斤,不便宜,但是一斤棉絮也不少呢,给正常体型的大人做棉袄,一斤出头就够。
当然要想做套棉袄外面的大衣,那自然要更多。
林萧:不瞒你说,我也攒钱想买棉花呢。
她看了不只是她和林铮需要做新棉袄棉裤,林奶林芳和林苒几个也需要,她们?的也破破烂烂的不挡风不保暖了。
居民供应里面布料一年?一人有一丈五,棉花却不是每人每年?都有的,一般结婚的时候可以买两斤,生孩子的时候能买两斤,其他时间就很少,差不多得三四年?才?能有一斤配额。
这肯定不够用?的。
她没答应,因为棉花很难弄。
乡下的棉花都要交棉花任务卖给公社?棉站,就算队里给社?员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