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300元1辆自行车售价来算,除去材料费,加工费等成本,这单利润也就5万块钱到9万块钱之间。说句难听点的,这都不够自行车厂塞牙缝的。
“这批自行车的数量,我是这样考虑的。三家厂商,先各下一千辆的订单,然后我这边会综合厂家的货期,交货的质量,以及给出的价格,做综合判断。最后再选定跟哪家自行车厂商合作。”
厂家需要知道沈栗的订单数量。而沈栗在报出他的惊人数量之前,却需要知道每家厂家的实力,以及他们的合作态度。毕竟只要共享单车,一旦登陆广洲,兲津,苏洲等各地城市。那么当地的自行车销量,一定会受到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致命打击。
谁能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顺利存活下去。这决定权完全在沈栗手中。跟着沈栗,态度好的,就有肉吃。觉得他可有可无,不打算合作的,那就到时候等着后悔去吧!
“沈总…这…先一千辆自行车,这……您那边稍后的订单数量,大致会是多少呀?那方便透露一下吗?不然恐怕我回去没法跟厂长、领导们交代诶!”富徕兴自行车厂代表,带着迟疑的对沈栗问道。
“大致数量,绝不会少,但具体的我暂时不方便多说。”沈栗,不考虑把他的订单需求直接说出。因为一旦说出来,恐怕国内最大的自行车厂,都可能会被吓到下巴脱臼。
不说,是对三家自行车厂的一种考验,从而也可以看清对方的合作态度。定制新款式的自行车,厂家是需要先做好模具,再进行生产的。而且共享单车的设计,跟普通自行车不同,上面还加了gps定位系统,以及车锁系统。(车锁系统方面,沈栗找好了相关厂家提供)
所以一般定制数量不多的话,许多厂家都不愿意这么做。这样就很容易能看得出,厂家真正的态度。
听完沈栗话后,三家自行车厂代表,脸上露出各不相同的神色。有的觉得这应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