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家中,忍一时越想越气,想趁自己还没病倒杀之泄愤,弄了这么一个法子。
乌骏山人中途会离席,也是他的原因。他低声与其说要趁宴饮期间去梅园“商量商量”,约定了时间。山人有把柄在他手上,不得不同意。
狄肃看到这背后隐情,不由惊呼,最错愕的是“乌骏山人造假”这一反转。
她合上书卷,咕哝道:“这回死的也是个作恶之人……”
本案的手法在《桃源公案》里是最简单的一个,只要想到了迷药,就不难推理了。但却竟是实际操作性最强的一个。越多的布置也越容易动手脚,但简单的却便于凶手把控环节。
看了第六案的读者们都不禁想,就延续这个思路,如果做得更隐蔽些,把迷药替换成无色无味不留痕迹的,那岂不是死无对证?
先前雪地里干干净净又怎样?仅凭这个,凶手不会承认。
除此之外,这回的凶手动机也很有意思。有些读者直呼可惜,翡不琢竟没有详写那位山人妻子,如果提前将造假一事揭露出来,还可以扰乱视听,在前期将凶手的疑点放到妻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