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封信被富贵细细的读完,富贵放下信长叹一口气。这封信挺长的,说的也非常多,从吏治民生基建强军通商几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秋叶对于治国的理解。
富贵读完之后,忍不住在心里面感慨:论治国,我不如她。
这也不过是这一匣子信中的一封,富贵手中拿着信,背着手在楼下走来走去。
这封信给了富贵极大的心理压力,让富贵一边感慨于秋叶在执政治国方面已经完全成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浪费了这几年的时间,几乎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和秋叶比起来,已经输了许多。
尽管富贵没有太多的学问,但是富贵心里面儿估量了一下。秋叶的治国理念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皇帝。前朝的那些皇帝老儿没法儿跟秋叶比,往前再倒腾,也就是天可汗能和秋叶比肩。
然而那一位已经作古很多年了,秋叶还年轻,秋叶将来成就无限。
富贵心里面确实是在冒酸水,也确实不想承认秋叶优秀,他想体面的认输,但是事实不允许。手里面捏着这厚厚的一封信,哪怕是人家把该怎么做写在了信上寄过来。富贵就觉得自己也没有办法按照信上的想法去改变治国的策略。
船大难掉头,江南的这大船除了体量很大之外,再有就是船上的伙计们也不想调头。
就比如说把农业治理纳入基建,这个想法是好的,尽快实施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但是朝中的大臣必定反对基建……因为国库要花钱。国库的开支除了军费和赈灾之外,剩下的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官员的俸禄。
如果一旦开始决定基建,官员的俸禄说不定就要挪出去填了这个坑,他们肯定不愿意,历朝历代,谁都知道秦朝勒着裤腰带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差点把国库搬空,甚至郑国渠差点让秦国一口气喘不上来,可是后来都江堰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