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若说他著书辛苦,他痛快玩了将近六年,若说他不辛苦,这本《四海志》他写了将近六年。
六年光阴,三大王对陛下和母妃的惦念之心,终成一本《四海志》。
这不仅能叫如今的人们看到大魏的风光,更是给后世留下了一份瑰宝,哪怕千百年过去后,世人通过这本《四海志》,也能见到如今的大魏,到底是何等多彩绚烂……
第160章
“顾公子,夫人疯了。”
谢尧臣的家书写得完整, 皇帝又是按顺序来放,翰林的一众官员们, 整理起来很快, 五六日功夫,便已整理完成。在翰林伺候的小太监们,即刻便按照《四海志》的内容,完成了活字排版, 唯独书封, 单独刻了皇帝的题字。
林林总总一个月的功夫, 第一批《四海志》便已进了京城, 且送往各地官府, 再叫刊印。
宋寻月的父亲宋俊,便在翰林,他自是早早就看到了完整的《四海志》, 看着那描绘各地风光的字句, 看着书中一句句“吾妻甚喜”“吾妻儿甚喜”心间莫名五味杂陈。
跟着谢尧臣的笔迹, 他仿佛看到长女这些年来无忧的时光。而他的这些年,却是暗沉无光,一面要忍受政敌明里暗里的嘲讽,一面自身也尚未走出当年家中变故带来的隐痛。
《四海志》整理的这一个月间,同僚们亦被其间描绘的风光吸引,时时向往探讨, 甚至还会夸琰王, 说什么:“如今看这《四海志》, 有些字句倒是颇有文采, 琰王似是也不是那么不学无术。”
“我这瞧着也是, 观察细致入微, 用词精妙准确,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抒情感慨,甚好啊。”
“诸位看得浅了。不说其中文采如何,这本《四海志》的内容,才是精粹。十五年前,老夫曾奉陛下之命编纂史书,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