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顺,才能挽回他在檀娘心中的形象。
正如此思索时,郑玉衡触摸到一卷不同寻常的纸质,他扫过去一眼,并未见到熟悉的张猛龙碑,而是一卷以宫中制诰常用的工整行楷,只不过这也并非是赵清所写,同样是董灵鹫的亲笔。
郑玉衡只看见几个字,神情便倏忽一滞,他复又起身,将话本手稿放在案上,不由自主地将那张行楷书卷铺开,沉默着研读下去。
这显然仅是初稿,上面颇多删改调整的迹象,落笔之人似乎思量无数,每一句皆有含而未露之意,隐而不发之情。
作者有话说:
师太:幸亏我跑得快。(擦汗)
第137章
郑玉衡从头读到尾, 沉默着呆立了片刻,而后将这卷笔墨收了起来, 细细卷好, 干脆也不曾放回去,而是收到了袖中。
他没有立刻开口询问,董灵鹫这几日也只是跟郑玉衡一同编撰话本,探讨其中的风月悱恻、缠绵不尽之事, 并没有提遗旨的半个字。
即便不提, 她也很快便发现那份起草的遗旨失了盗, 满屋子里只一个人看见了可能会拿走, 她心知肚明, 也不挑破,假装没有这事,依旧在行宫小筑内过清净日子。
又两日, 皇帝派人催促郑玉衡回宫,并给了他一个确凿的期限。孟诚不止给他下了道旨, 还专门写信请董灵鹫回宫,不过对太后娘娘的书信,言辞就显得要恭敬委婉许多。
郑玉衡被他放出来, 轻易便叫不回去了。他白日里陪董灵鹫去行宫的柳岸河边钓鱼,侍弄小筑的花草, 期间还结识了两个人, 一个是先帝的德太妃,慈祥和蔼,观之可亲, 另一个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