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对食物没有特别的喜好,只要能果腹填饱肚子就好,土豆和豆角也非他所爱,只不过昭蘅爱吃,他就顺着她说罢了。
前线的局势比上一世要好很多,他凭着对前世的记忆,在关键的几场战事上提了一些建议。他的阿爹阿娘并非刚愎之人,收到他的信件后,认真研判了形势,发现他的建议竟然能破除他们眼前面临的困境。
很快,农民军顺利地度过河川,将杨元残部尽数剿灭,正挥军北上,剑指京城。
端午后,安氏暗中周旋,决定将族中子弟转移到别的地方。
为了防止戾帝有所察觉,人分成几批离开。
昭蘅的奶奶身体不好,被安排在第三批离京的人里。
李文简知道昭蘅的心思很敏感,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忽然又要离开,怕她胡思乱想,一直没想好怎么跟她开口。
五月中旬,李文简去了趟颍州。
自他离开后,昭蘅每日到族学念书,散学后就去小院子侍弄菜苗,日子过得简单又充实。
可她渐渐发现,族学中每日都有人告假,原本坐得满满当当的学堂多了很多空位子。
这日天气很好,艳阳高照,族学休旬日,不用去念书。昭蘅趁着天气好,把书袋拿到院子里洗了起来。薛氏则坐在檐下切萝卜条,上次她做了许多腌菜,送到雁山居给李文简下粥吃,李文简说味道不错。所以她这次想多给他做一点。
她自知能为李文简做的事情很少,表达感谢的方式简单又纯朴。
“对了阿蘅。”薛氏将切好的萝卜晒在筛子上,又笑眯眯地看着昭蘅说,“小公子帮我们这么多,我之前不是一直想给他在白马寺点一盏长生灯吗?我问了红案上的许娘子,白马寺点一盏八十年的长生灯要五两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