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文官士大夫阶层打压的较为厉害。
甚至在高景飞的出谋划策之下,在万历爷打下的矿税基础上,皇帝已经进一步将qz市舶司的税收收归了内帑,这当然得益于皇帝手底下掌握了一只可用的军队。
虽然这一支御营人数不过三千,但有着华山和原本就同皇家关系亲密的武当派提供的外门弟子里的高手加入,尤其是华山派还特别为皇帝在西北招募了一批刀客,都是挑选的敢打敢杀的忠信之辈,这让三千御营变得极为精锐。
有这营强兵在,再加上朝廷大义,无论是东南的海商、两淮的盐商还是晋地的晋商,就没有哪个能翻得起什么浪花的,即便是因为叛国通敌而被抄家的那几家晋商,最后的狗急跳墙除了个别死忠之外,原本他们买通的边军关系网络里那些文官和军将们,也都没有人敢在那个时候跳出来造反。
第859章 奔赴慈云寺代掌五台派
如今大明皇帝的内帑每年的收益高达五百万天启银元之多,让六部一干官员都眼红的很,恨不得把这些银子都抢到国库里来。
而其中qz市舶司的进出口税收就占了内帑每年进项的三分之一,皇家的生意也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剩下的才是原本的矿税、皇庄等皇家的收益。
这其中还有造币的收益,不过在皇帝吃下头几年造币的红利过后,后面那些年大明境内还没有被铸造为银元的流通白银已经数量不多,多是外来流入的白银,所以每年新铸造的银币也就几十万上下,收益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这价值五百万两的银元只是内帑而不是国库,大明现如今国库岁入更是接近两千万银元,已经达到了万历朝巅峰时期的程度,而且这些大部分还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而不是以前那种各种粮食布匹之类的折算。
这足以证明皇帝对大明经济的改革初见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