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不是买卖,答应的太痛快了,这帮大头巾反而会疑神疑鬼,然后就是第二天便转变态度。
而只要自己表现的不那么愿意,在争取皇帝同意之后,这帮文官反而会尽快的将事情敲定下来,生怕皇帝会反悔一样。
等到内帑与国库里的存银都铸造为银币之后,光是这几批加起来数百万两白银的造币利润,皇帝就又得到了二十几万的收益,跟皇店买卖赚的银子加在一起,收入已经高达百万两。
这还是区区数月不到半年的收益啊,这个数量是以往皇店整年收益的接近十倍。皇帝命厂卫受的矿税商税虽然比这個数目多,但这却是意外之财,而且还能细水长流,怎么能不让皇帝主仆高兴?
其实倒不是皇店不赚钱,而是原本的皇店有一帮内侍上下其手,再加上货物不算特别紧俏,所以当然收益就低了。
但是经过高景飞的指点,商品卖出了高价,再加上以魏忠贤为首的太监少监们这段时间都在盯着新皇店,十分关注新产品的收益问题,所以就没有多少人敢过分的捞钱,变相的皇帝的收益自然也就高了。
天启五年下半年这几个月时间里,高景飞除了指点皇帝与魏忠贤赚钱之外,在八月前还去了一趟辽东,随行的还有皇帝派来的传旨太监与锦衣卫护卫。
这一趟明面上是皇帝犒赏辽东军卒,毕竟皇帝赚钱了,也就大方起来,直接发三十万银币的内帑,而且不将钱粮交由文官或者军将,而是采用了高景飞的建议直接发给辽东驻守的士卒们。
此举虽然让一众官员心里有着怨气,但却得到了全体士卒的大肆赞扬。
毕竟以往军饷到了他们手里,起码要被克扣五成以上,这都比九边其它地区的士卒好的多了。
也就是战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