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其中周围几个人对于这种无色的玻璃,喜爱程度并没有先前淡蓝淡红的那么喜欢。
因为中土对于宝石之类的鉴赏是以色为首,但凡浓绿艳红者方为佳品。在中土地域,除了温润的羊脂白玉之外,凡诸玉器宝石者,皆以翠色为上,绯红次之,蓝黄青白墨其次,反而无色透明或者浅色的被视为下品。
就是现代也是如此,高景飞早前在掸国收获了翡翠龙脉后,曾经查阅过现代翡翠玉器行业的情况,事实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无色透明的翡翠还只是不值钱的品类,直到新世纪之后,一些浅色、无色的翡翠才逐渐因为年轻人的追捧而价格大幅度上涨,但依旧没有浓艳色泽的同水种翡翠价格高。
完成这些的高景飞对朱由校二人道:
“依照此例,多多试验几次便能得出透明琉璃,辅以银板,再细细打磨,就可制出光可鉴人的清澈明镜。”
“这琉璃银镜制造不易,且容易损坏,这么大块乃是极为难得的稀罕物,卖上铜镜的百倍千倍价钱应该很合适吧?
“合适,太合适了!”
老魏几乎笑的合不拢嘴,这一面玻璃板去除人工,成本也不过几十蚊铜钱而已,就算加上人工和贴银、外框,那也不过几两银子罢了,却能卖到千两以上的高价,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呀!
而且老魏觉得那些有色的琉璃造物好好打磨一番,则能卖到比琉璃银镜更高的价钱。
高景飞又按照他在现代了解的那些商家手段指点老魏说:
“这镜子先期出货的数量必须要少,并且花样不要太多,每年出一两种新花样,这样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