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也纷纷上前道贺。
赵王笑呵呵地不住点头,并宣旨若杨秋儿生下的是皇孙,大赵国将大赦天下。
楚名棠虽认为不妥,但见赵王在兴头上,也不便反驳,暗想:到时再说吧,何况那杨妃生儿生女机率各半。
早朝在一片欢喜热闹中结束,成奉之走出大殿,忽听身后有人叫道:「成侍郎留步」成奉之回头,见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吏部尚书唐孝康,忙施礼道:「尚书大人」唐孝康扶住他笑道:「成兄,你我同殿为臣已有十余年了吧,何必如此客气」成奉之有些不解,唐孝康是楚名棠的嫡系,对自己向来不冷不热,今天是怎么了。
「不知尚书大人找下官何事?」唐孝康边走边道:「太尉大人交给吏部一件差事,为了配合西线用兵,要对当地的地方官进行一番调整,那些平庸无能的干脆免职了事,从各地调集确有才干的官员充实到西线,一切以战事为重。
成兄,你在吏部十几年,对大赵国官员的了解本官也是望尘莫及,此事还需你多操心啊」若在以前,成奉之得知能主抓此事必定大喜过望,这样一来就在西线安插潜伏在赵国的秦人就顺理成章了,可他现在只关心十几天后的皇上大猎,哪有闲心管其他事,何况征调官员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若过不了这个坎,一切都是白搭。
成奉之道:「此事事关重大,下官恐怕难以胜任」唐孝康道:「正因事关重大,此次西线官员任免无需顾及派别亲疏,你看兵部郭尚书对此战支持也是不遗余力,这样吧,你我找个地方,坐下慢慢谈」成奉之一怔:「尚书大人,不是去吏部?」唐孝康苦笑道:「吏部这地方成兄也不是不知道,人多嘴杂,官员任命尚末有定论,消息早早就已传了出去。
太尉大人对西线官员之事极为重视,还是谨慎些为上」成奉之觉得有理,便命下人驱车跟着唐孝康去了。
「老爷,唐大人马车停下了」成奉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