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三父子皆可称为文坛一代大家,但真正广为流传的只有子建的文章。
”谈及文学史苏巧彤可丝毫不惧:“四姑娘此言实有偏颇。
小女子认为曹氏三父子造诣最高的应属一代君王曹孟德。
”楚倩冷笑道:“想不到苏姑娘对这一代奸相如此推崇,小妹倒愿闻其详。
”苏巧彤暗道若说曹操是奸相,你父亲楚名棠难道就差了?此话嘴上当然不敢说:“曹子建大作确实流传最广,但苏姑娘可曾注意到,其后期所作之诗大都感伤凄婉,《七哀诗》中‘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和‘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这几句甚有以怨妇自居之意,而曹孟德雄才豪行、英伟气势即使到暮年也末曾消减,‘乘云驾龙,郁何务务;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乃何等大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是这般豪迈!”
“且此类文风在建安文士中影响极大,掀起一股寻求建功立业的风潮,即使是曹子建也曾
写过‘当编壮士籍’‘捐躯赴国难’的诗句。
小女子认为文需载道,曹孟德仅以诗句便可激励仕子报效于国,已胜过当时诸位大家。
”
苏巧彤接着道:“而曹子建虽也有一番雄心壮志,只可惜其兄曹丕始终末曾给他这个机会,满腔抱负无从施展,曹子建心灰意懒之下只好寄情于诗。
自古以来落泊潦倒的文人、壮志末酬之豪杰如过江之鲫,比那些功成名就之人不知多出几倍,曹子建诗中落漠之意正好道出这些人的心意,与之共鸣,流传自然广泛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