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陆秋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姜林却忽然将话头接过:“我家就在京中,不过自小跟着师父学医,鲜少在家中待着。”
“因为到了被长辈催着结婚的年纪,为了让家里人放心,时机又恰好合适,便就顺水推舟,正好也解了当时我们两人的难题。”
后面的话莲心本还没细问到,但姜林还是贴心地细细解释了一番,算是说给两位长辈放心的。
陆秋白立即附和道:“没错,正是如此。”
于是前面一个话题便被顺利揭过,午后的阳光照得人心中也暖洋洋的,一顿饭也算吃得其乐融融。
然而俗语总说,行百步者半九十,虽说旧案重审,但由于时隔久远,当年的卷宗明明白白说着铁证如山,记录十分之精简,又寻不出真正的破绽,案件一时僵持,难以继续推进。
直到有人站出来,匿名提供了一些旁的佐证,才渐渐能从一些细枝末节之中翻出些许不对劲来。
陆秋白在停职的这些时日里,已经刻意不去打听案情究竟进展得如何,但各方的消息还是止不住地向她身边涌。
一时是群臣上奏为崔氏鸣冤啦,一时又是忽然冒出来一个匿名的证人又提供了一些当年的线索啦,总而言之就拉扯不下,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但此案如何尚且不提,但就针对崔氏而言,也许是众人窥见了一丝大厦将倾的可能,也许是被压抑的太久终于看到一点喘息之机。
民间对于崔氏一族的控诉反倒前所未有地多了起来。
朝廷这才知道崔氏借着官府的名义都办了些什么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