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的事,只看谁家得祖宗福佑。”
孙氏听出其中的意思来,但这次出来也是被吩咐过的,只好再婉转言辞:“文哥儿也八岁了,三郎鸾胶再续,又怕亏待他,若是亲近的,自然也不怕。”
竟拿她外孙来挟持。
范氏正不知如何接话,十姐突然醒转,闹着要找母亲,女冠只好领来这里,她屈身理平十姐衣裳褶皱,才去答孙氏的话:“若太太信得过我,将待选娘子的小像拿与我看看,也好同你出出主意。”
前后左右都不得其法,孙氏不再自讨没趣,寻个由头先走了。
回建邺的车上,范氏估摸着那王六娘也说了些什么,与其让外人胡说乱说,她干脆先说清道明:“你大人心属昭国郑氏和清河崔氏,只是还未定是谁,但左右不过这两家,大约明后两年,五姐也要做他家新妇了。”
宝因垂眸,缄默着。
郑氏虽被世族所瞧不起,但权势滔天,未娶的子弟也中规中矩,不像其他几个风流成性,崔氏也是望族,子弟都是品德高洁之人,两家都算是好去处。
范氏见这个女儿一言不发,不禁疑惑起来:“五姐不喜欢这两家的子弟?”
宝因从思绪中回过神,赶紧摇头,露出个极浅的笑来:“女儿只是想着能侍奉父母的日子不多了。”
范氏看着宝因,终究是养了这么多年,两人互有提防算计的时候,但又何尝没有真情的时候呢,她揽过宝因,轻拍着肩膀:“儿女长成,嫁娶是人道,不必放在心上,父母者,只是行养育之责的人罢了,须得明白我们也不过一场过客,早明白才早得解脱。”
长睫覆下,宝因想起谢府的节瓜院来。
作者有话说:
“天下何安?正王谢”:天下为何如此安定,正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