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言行举止端庄有礼,琴棋书画不说精通,但也是样样都有所涉猎,说起话来亦是言之有物,从容不迫,更遑论还生了张春花秋月般的脸庞,的确是引了不少高门主母的注意。
可惜宴席开到下半晌,她经营铺子的事也不知为何传了出去,那些原本有些意动的主母纷纷掐灭了心思。
老夫人为此发了好大一顿脾气,觉着她给侯府丢人了,回来后把她喊去荷安堂指桑骂槐地骂了半个时辰。
沈氏自责不已,可容舒根本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甚可耻的,忙宽慰沈氏,说那样的人家,她也不愿嫁。
自此之后,容舒的亲事彻彻底底耽搁下来。
倒也不是没的人来说亲,但敢托媒人来说亲的多是些穷困潦倒的小家族,还尽是些举止轻浮,连个功名都没有的歪瓜裂枣。
沈氏哪儿舍得容舒嫁这样的人家?
经过春日宴的事,她也看开了。
那些高门大户听着是好听,可真要嫁过去,日子也未必过得有多好。
她自个儿不就是如此么?她在这侯府里过得一点儿也不开心,又何苦让她的昭昭重走一趟她的旧路?
总归她的昭昭不嫁人,她也能养她一辈子。
容舒自个儿也不愿意嫁,正所谓宁缺毋滥,女儿家又不是只有嫁人一条出路。
她十七岁时便同穆霓旌说好了,等过了二十,她便去大同府,跟霓旌学骑马学射箭。
大同是边塞重地,常年受鞑靼侵扰,那儿的女子骑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