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自己家,如果家里那边有人要的话,我们就直接大批量的发。”
唐安妮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关键点:“工会,如果你们家有人在工会或者有熟人的话,可以将薯片当成福利发给工人。这样我们每次就能多发些货了。”
大家纷纷点头,认为这招可行,还夸奖唐安妮:“你真是厉害,连这都能想到。”
唐安妮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不是她想到的。是她听伯伯说过的。以前伯伯在的那个公社熬糖酿酒,产出多了,就靠着县里的工会消耗,两边都得了方便,完全是双赢。
她兴冲冲道:“我们也卖到县城去吧,县里有工厂,大家应该会对薯片感兴趣。”
对,她要去找县领导,她是国际友人,她回国寻根,她在农村支教。就像伯伯说的那样,她是一个典型人物,她应该学会好好运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做的事铺路。
众人点头。
这个思路对。
想要卖出价钱来,想要有稳定的销售,现在指望本地农村不现实,还得靠城里。
不过,在公社供销社买没牌子也就算了,到了县城好歹得有个名称吧。总不能光秃秃的就两个字:薯片。
总觉得哪儿怪怪的。
唐安妮趁机询问大家的意见:“那你们觉得应该叫什么名字?”
这会儿大家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们还是头回吃到正宗的薯片呢,连取名字都找不到思路。
他们连着起了好些名字,不等唐安妮否定,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